腊肠树的基本信息:
中文学名:腊肠树 拼音: là cháng shù
别称:阿勃勒、牛角树、波斯皂荚、婆罗门皂荚、长果子树、牛角树、猪肠豆
门:被子植物门
目:蔷薇目 亚目:蔷薇亚目
科:豆科
亚科:云实亚科
族:决明族
形态特点:
1:腊肠树落叶乔木,高可达15米;枝细长;树皮灰色,老时粗糙,暗褐色。
2:叶长30-40厘米,小叶对生,薄革质,阔卵形,卵形或长圆形,边全缘,幼嫩时两面被微柔毛,老时无毛;叶脉纤细,两面均明显。
3:总状花序长达30厘米或更长,疏散,下垂;花与叶同时开放,直径约4厘米;花瓣黄色,倒卵形,近等大,具明显的脉。
4:荚果圆柱形,长30-60厘米,黑褐色,不开裂,有槽纹;种子40-100颗,横隔膜所分开。花期6-8月;果期10月。


生长习性:
腊肠树原产印度、缅甸和斯里兰卡,性喜光,也能耐一定荫蔽;能耐干旱,亦能耐水湿,但忌积水地;对土壤的适应性颇强,喜生长在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冲积土,以砂质壤土为最佳。
价值:
腊肠树是中国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,树皮含单宁,可做红色染料。根、树皮、果瓤和种子均可入药作缓泻剂。木材坚重,耐朽力强,光泽美丽,可作支柱、桥梁、车辆及农具等用材。
文章来源于百度百科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。
文章来源于百度百科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。